序号 |
项目 名称 |
建设地点 |
建设 单位 |
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|
项目概况 |
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|
联系电话 |
1 |
新建温州至福州高速铁路 |
浙江省温州市,福建省福州市、宁德市 |
国铁集团(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、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) |
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|
项目包括正线、联络线和相关工程。正线长约302.246公里,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,设计速度350公里/小时;联络线包括杭温高铁联络线(设站1座)、乐清联络线、苍南联络线、宁德北站货车联络线、连江联络线;相关工程包括新建存车场及走行线、扩建动车所、改造宁德北车站。正线设车站11座,包括新建5座、既有站并站5座、引入既有站1座。工程总投资约913.5亿元,其中环保投资约26.9亿元。
|
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:(1)陆域生态:项目穿越风景名胜区、森林公园、重要湿地、自然保护小区等环境敏感区,占用耕地和林地等,将造成植物生物量损失,惊扰野生动物并导致生境损失,涉水工程可能导致水生生物量损失;新增人工构筑物可能与原有景观不协调。主要措施:通过优化工程设计、永临结合等,优先避让环境敏感区或减少占用,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和植被占用。加强环境管理,严格划定施工活动范围,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生态修复。加强弃渣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。弃土(渣)场采取先挡后弃、渣体防护等措施。涉水施工采取先进施工工艺等措施,加强水生生态的保护。开展施工期、运营期生态监测。(2)海洋环境:项目穿越瓯江、飞云江和三沙湾海域,涉及海洋特别保护区、红树林、重要湿地、候鸟重要栖息地、鱼类洄游通道等环境敏感区。施工过程、桥墩占用等,对区域鸟类以及海洋水质、海洋生物资源等将产生一定影响。主要措施:开展红树林生态监测及时掌握工程施工对红树林的影响,施工前对拟占用的红树林采取就近移植试验和异地补种,确保温州市红树林保有量不降低;施工前开展湿地鸟类、鲚属鱼类等的详查并制定保护方案,对发现的保护动物及时采取保护措施;避免在鲚属鱼类产卵盛期(5月上旬至7月上旬)大规模施工;设置声光屏障,开展鸟类影响跟踪监测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或依托当地污水处理系统,施工期严禁废水排海。开展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。(3)噪声及振动:项目建设、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。主要措施:项目外轨中心线30米以内声环境敏感目标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,对预测超标的敏感目标路段优先采取声屏障措施,必要时辅以隔声窗措施。施工期采取噪声、振动防治措施,运营期加强线路两侧敏感点的跟踪监测,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必要的防治措施。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、保养,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镟轮工作,减少附加振动。(4)水环境:涉水施工、施工期及运营期污(废)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主要措施:涉水施工在枯水期进行,采用钢围堰施工。施工期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,不外排。运营期新增车站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。涉及山前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路段在水源地取消前不得施工;制定应急预案,确保居民饮水安全,预留跟踪监测和饮用水保障费。(5)其他:施工期采取洒水抑尘、围挡、苫盖等措施,防治扬尘污染,采用符合排放要求的施工机械。依法分类妥善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,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。 公众参与: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。 相关部门意见: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〔2025〕962号文件批复项目可研。 |
010-65645995 |